“难产”的和平
综述,散文,和文章 August 8, 2022(二等奖)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3级13班 路鹏飞
很多人为也许以为和平之梦已经实现了,毕竟,我们今天坐在屋里不会担心下一秒就有荷枪实弹的士兵冲入家里,不会担心核导弹掉到自家的厨房,不会担心开车驶在街上和坦克发生刮擦事件,更不至于因为战事而挨饿、受冻、强征入伍一类。但有没有想过,就在这同时,也许西奈半岛的哈马斯组织正在装填他们的火箭炮,阿富汗的山区中枪声刚刚在一个小镇响起,朝鲜的飞毛腿导弹已经装上了发射架,美国第七舰队的航空母舰刚刚停靠在东京湾,俄罗斯的北风之神号核潜艇载着一发就可以毁掉一座城市的核导弹在北冰洋的冰盖下航行……战争的硝烟从来都没散去,地球人铸剑为犁的梦想还差得远。
我们得承认,战争一度甚至到现在仍是竞争和人类物种自然选择的最终形式。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polemos panton men pater esti.”和平只是一种不稳定的平衡,只能靠公认的霸权或势力均衡来维持。战争的原因和个人竞争的原因是一样的,贪婪或争强好胜,对资源的争夺,对权力的欲望等等,但与个人受到法律与道德约束不同,国家缺少一种对这种冲动的约束。个人同时也受到国家的保护,一个国家没什么硬性的必须遵守的条款,更没有什么更高一阶的东西保护它,哪有什么实质性的约束呢?如此看来,这种可以称作是对欲望的无限放纵导致了战争的频繁与和平的难产。
战争是最后的仲裁者,几乎所有人都这样认为,可实际却不然。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的海战已经结束了三十多年,这场战争浪费了金钱,牺牲了人民,阻断了发展,双方获得的除了仇恨别无他物。战争后只有更多的战争,这是一条恶性循环的道路,战败的国家是不可能就这样心甘情愿的,否则不会有二战,不会有四次中东战争。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于枪炮,无疑是愚蠢的,更是可怕的。
历史上战争在全球的密度恐怕已经能够足以覆盖星球上每一个角落了,战争为何没有一直延续下来?人类毕竟还需要生存,总归会采取一些避战的措施。我们靠的是理智与宽容,是与狭隘相反的东西。一个强大的国家如果加上了狭隘的心胸那么悲剧就即将上演了。假如不是这种理智和宽容在起作用,二战后为了防止共产主义的扩散美国人应该在苏联的土地上把广岛的悲剧重演上几百遍,为了防止人民陷入到资本主义深渊苏联应该把美国炸成第二片撒哈拉沙漠,为了防止德国的法西斯幽灵死而复生英国人应该在德国来一场大清洗,为了防止日本军国主义的复苏中国人应该搞一次东京大屠杀来警示一下对手。但是这一切都没发生,人类世界也存在到今天。所有国家都坚持无论今后要付出什么代价,总不能现在就把预想的危险提前消灭掉,这是各国之间必须遵守的不成文约定。
然而,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宽容,是一种性格一样的存在,是不稳定的,更是困难的。就像人的心情会变化一样,当一个国家不能保持理智时,战争就难以避免了。没有任何人希望再看到下一个广岛,或者下一个奥斯维辛,我们唯一的希望只能寄希望于更加公正的国际秩序,更加有效的沟通,寄希望于各国之间放下偏见和歧视,坦诚的沟通。让地球上的每一个国家都快乐而满意,所有国家站在一起,为了共同的利益。
和平的难以实现诚然是个麻烦,我们也知道人类是竞争性的动物,国家也会和人类一样,优胜劣汰还会在国际舞台上继续进行。然而,我们相信,和平这个人类祖祖辈辈最大的愿望会实现,我们相信,地球上的所有人都是一家人。所以,无论是安全还是危险中的人们啊,让我们继续等待,尽管这是难产的和平,但他就要出生了!
(指导教师:王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