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像时代记录了谁
    Comments Off on 影像时代记录了谁 43

    影像时代记录了谁

    综述,散文,和文章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张毛毛   黑白胶片时代和数码科技时代或许都不能满足人们迷恋自己、存留记忆、刻录生活的需求。前者,珍贵的黑白照片在无数祖母沧桑大手地抚摸下,在一代代子孙好奇的窥探中逐渐泛黄老去。家族的荣耀与兴衰,姑舅叔伯的传说却历久弥新。后者,色彩斑斓,活色生香的电子照片好不客气地录制着我们的生活全部。它们随着微信、微博的每一次更新,渐渐留在了电脑、手机的储存卡里,靓丽的照片太多了,人们确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鉴别、比较哪一张更珍贵。 照片的出现,宣告人类进入影像时代,人们可以更好地留存一个家庭的故事,留存一个少年的青春和不羁,人类也可以在浩渺宇宙中更好地留下自己的足迹,不能不说这是对生命的一种关怀。远古时期,渔猎后,一家老幼的肚皮里有了些许鱼肉和野果子,就有人用赤铁矿在岩壁上画下那日盛大的狩猎场景,这是最早的“照片”吧。中国古代都有帝王画像,皇帝驾崩后悬于宗祠内,供后人敬拜。“凌烟阁”的画轴恐怕类似于今天“国家特殊人才”、“科技代表”、“劳模”在中南海的集体照吧,国家借这些照片大昭其道,旌表人才。至于仕女图、蹴鞠图,还有草屋前的阿猫、阿狗的萌物画,你看,人们从古至今都在想办法记录生活。其实,语言、绘画、雕塑何尝不是照片的前身呢?无论是黑白在照片还是彩色照片,无论是黑白胶片时代,还是数码科技时代,人们都试图用更好的方式挽留匆匆的时间。 人们珍视黑白照片,大抵因为它们稀少。往昔,不说民国时期,就是20世纪60、70年代,家里能逢年过节拍照片的还是少数吧。照相馆里的全家福就是一个家族的回忆,讲述了奶奶与爷爷的故事,讲述了爸爸与猪争夺玉米的趣事,甚至讲述了你的童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泛黄的老照片就是全家人记忆的闸门。现在手机随时可以拍照,专业机身、镜头更是走进了千家万户,照像已经改名叫“摄影”,举国上下正以无比的热忱拥抱“摄影艺术”。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那稀释溶液是什么?是不经过精心布局,构图不美的废照,还是随手就来的自拍。我们总在拍新的照片,迫不及待分上传、分享,求得他人的点评。珍贵的照片像阿勒泰的矿山,绵延千里,却永远在无垠的沙漠里。当下,我们丢掉了拍黑白照片时的那种虔诚与激动,更失去了回看老照片时的珍视与仰望。很多人只是机械的照,认为拍照本身就是意义,不求其他,诚如柯达创始人所说“相机像铅笔一样好用”了嘛。太随意! 数码科技时代的大量照片背离了什么?背离了我们记录生活和历史的初衷。我们的肉体粟米般渺小,而生命须臾短暂,在注定了没有宽度与长度的生命里,我们还能留下什么?记录日常点滴而不是日常繁琐,留存自己的诗意而不是去晒富、晒吃、晒喝,告诉子孙我们的努力奋斗而不是奢靡颓废,也请拍下别人的美好瞬间,而不是独一无二的“自我”。有意味的色彩斑斓多好呢。 但是我们更希望人世间还有尤金·史密斯式的摄影师,有更多《智子入流》的作品,记录生命的脆弱,关乎亲情人伦,反抗强权。美国摄影家Matt Eich的《死亡之地》,记录监狱的生活,像告诉后来人,人没有自由与死亡没有区别。这些都是黑白照片,但没有人否认它们的深刻和力量。我想,黑白照片与彩色照片不分优劣,黑白胶片的时代与数码科技的时代并不冲突,这是我们留存自己的方法,这是人类保存记忆的手段。 在一个影像时代,我们选择什么留给后人?我们又将以何种方式重温过去?   http://pic28.nipic.com/20130426/1344118_142401727195_2.jpg
  • 招商银行学生信用卡–“Young卡”创意策划

    研究
    1.YOUNG卡广告主题 就是不一Young——招商银行学生信用卡“Young卡”的宣传推广 2. YOUNG卡产品简介 Young卡是招商银行推出的国内首张专属学生的双币国际信用卡,专为当代大学生量身定做,可以让学生从大学时代就开始累积自己的信用,毕业后可以直接获发招商银行标准信用卡,并能出具权威信用报告,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信用基础。 3. YOUNG卡广告目标受众 当代大学生,年轻、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追求个性,愿意展现自己的风采,希望在朋友和同学中,自己是有点不一样的,对新事物有尝试的冲动。同时学生资金有限,该卡能提前消费,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PDF File: 招行学生卡创意策划
  • 送走一朵西班牙的云
    Comments Off on 送走一朵西班牙的云 104

    送走一朵西班牙的云

    综述,散文,和文章
    上海市七宝中学 傅星远 迷人的云南之行已经结束了,我回到了昆明机场。在登机口前排队等候登机时,一阵凉风夹杂着细雨,从打开的窗户吹到我脸上,外面阴云密布,似有场暴风雨要来临。半个多小时后,一位工作人员出现在等得有些不耐烦的队伍前,喊道:“飞机由于台风登陆,将推迟起飞,请飞往上海的旅客到候机厅等候!”声音还未散去,人群喧闹起来,“我在上海有个重要会议呢!”“怎么不早说,我要投诉!”人们一边抱怨,一边向候机大厅走去。这时,我注意到一位西方面孔的姑娘正在同工作人员交涉,她不停的指着外面的飞机,急切地说着什么,语调渐渐升高,最后几乎是喊叫出来,而工作人员摆摆手,又指指自己的嘴巴。那位姑娘急得来回踱步,苦恼地撑着头。 我在旁边看着这一切,很想上去帮忙。毕竟是学了几年英文的高中生了,可是又怕区区这种水平的英文不但帮不上忙,反倒出了洋相,看看这个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外国少女,孤身在异国一定很不容易,假如换作是我,会多么的着急呀。无论如何,哪怕是一点关心,对她也一定是重要的。我鼓起勇气,走上前去,问道:“What can I do for you?(你怎么了?)”那个姑娘一惊,接着马上松了口气,抓住我的胳膊,像是怕我会溜掉一样,急切地说:“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不能上飞机?”我在脑中快速地搜索词汇,组织句子:“There is a typhoon……”大意是航班因台风推迟了。听完了我的话,她沮丧得低下了头,颓唐地拖着行李走向候机大厅,融入人群中。 我在大厅坐下,抬头看看窗外。雨下得很大,狂风卷着雨水砸在玻璃窗上,天色昏黄,令人压抑得快透不过气来。虽然刚刚与家里通了电话,但是还是有些担心。爸爸妈妈为了为我接风准备了一桌好菜,听说外婆也来了,要听听我在云南的经历……看样子今天是赶不回去了,明天又会怎样呢?心里一阵茫然,对着大雨发呆。突然一只手拍拍我的肩膀,我回头一看,正是那个外国少女。她一副快哭出来的样子,对我说了一通话。原来她计划到上海国际机场转航班回她的祖国——西班牙,现在她不知道能不能顺利乘上那般飞机,而且由于没法联系家人,她们或许会空等一场,白白担心……我向四周看看,似乎没有人注意到她的麻烦,倒是有些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可是他们行色匆匆,看来也难以帮上忙。看着她因为我的迟疑而越来越失望的神色,二话不说,拉起她的手就往前走。我怎么能让一个外国人在礼仪之邦受到冷遇呢? 要让远在万里之外的亲友知道航班变动的消息,电子邮件无疑是最快的方式,可是这里哪里能上网呢?我拉着她的手直奔一楼的服务台,两个人各自都有行李,跑到一楼已是气喘吁吁,服务台的小姐听到我的问题,先是一愣,继而又用不确定的语气说:“二楼好像有一个中国电信的宽带网点……”听到这里,我匆匆道谢,马上拉着她回去二楼。二楼有很多的隔间,人很多,我们带着行李,行动很不方便。在二楼的几个隔间之间来回穿梭,就是没有网点的影子。她慢慢停下步子,靠在墙上,整个人垮了下来。她的表情像要放弃似的,我虽然也很累,可是都付出了那么多的精力了,怎么能现在就返回?我执起她的手,用坚定的眼神鼓励她。她盯住我的眼睛,过了几秒,精神一下子振奋起来,反握住我的手,向前小跑起来。终于找到了。看着她兴奋地扑向电脑,急切地敲打着键盘,心里也舒了一口气。可是我自己呢?家里的人应该也在担心吧?原本因帮助别人明亮起来的心情又低落下来。她发完邮件,回过头,看到我的神色不对,急得眉头皱得紧紧地:“发生了什么事?”没等我回答,她已经明白了过来,她双臂张开拥抱着我,说:“别担心,我们一定都能回家!”多么可爱的人啊,她一定比我还紧张,现在却反过来安慰我,我心头暖暖的。 “真是谢谢你,我不知道没有你该怎么办。亲爱的朋友,我的名字本义是云,请叫我云!”云,一朵西班牙云!我和云相识在彩云之南,这是怎样的一桩奇缘!互通了姓名,我们热切地聊了起来,就像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老朋友。她说云南的山水令她着迷,她回国后一定要带亲戚朋友再来一次。“尤其是碰到了你,”她用那祖母绿般的眼睛凝望着我,“你让我知道中国不仅有像云南这样美的城市,还有像你这样美的人!”第二天上午,我们终于到了上海国际机场,出舱门的一刹那,我看到云正等候在外边,她不是要赶飞机吗?怎么……看到了我,云走上来紧紧地把我拥进怀里,我也抱住她,两个人都舍不得彼此,因为一旦分开,就天各一方了。云似是下定了决心,对我最后紧紧一抱,哽咽着说:“谢谢你,中国朋友!”然后猛地转身。望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我轻轻地说:“可爱的西班牙云儿,中国永远欢迎你!”飘走的你可听见了? 如果有人问我,生活的准则是什么?我会说:助人为乐。这一次全心全意帮助别人的经历让我到现在还念念不忘,它带给我的快乐与自豪,让我又一次次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那一声声的谢谢让我如沐春风,那一个个感激的眼神让我如淋甘露,哪怕只是默默地做些有益于人的事,不为人知,心里也偷偷窃喜。 在那年夏天,我送走了一朵西班牙的云。心中的天空,却飞来一片助人为乐的彩霞。 […]
  • 道”与“文”–从《文心雕龙》谈起
    Comments Off on 道”与“文”–从《文心雕龙》谈起 169

    道”与“文”–从《文心雕龙》谈起

    综述,散文,和文章
      作者:江睿杰   刘勰过人之处在于他穷道究理,但是不以“道”废文。“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其中蕴藏了一-   种态度,即并不要求作者完全按照圣人之道去创作,而是要自己去追溯探寻“道”的本意。   追溯“道”的本意,是文学创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文章与时高下”,人的禀赋各异,看问题受时间空间各种因素影响,虽然都是追求道的本意,然而结果却极难有完全相同的。由于对道的追溯结果不同,则“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自然在文学作品上会有迥异的表现。所以,无法片面去追求用完美的“道”来评价和指导文学创作,那样势必会造成没有一样能够使用的标准的荒谬局面。文学的价值存在于追溯真理的过程中,表现在文字中。过分强调道的重要性如“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文者,礼教治政云尔”等,就忽略了文学本质的特殊属性,而将之简单等同于宣传工具。而缺乏了文字这个媒介,文学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形式。刘勰说“圣文之雅丽,固衔华而佩实者也”,形式和内容并重,怎么用文字来尽可能贴切表达“志”才是文学创作应当关心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刘勰并非以儒家教化作为他认为的根本之“道”。之所以“论文必征于圣”,是因为刘勰认为孔子思想与“道”的本意相通,因而“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并没有粗率的就将儒家之道定为评价文章的唯一或最高标准。下面《宗经篇》提出了“圣文之殊质……往者虽旧,余味日新”的观点。实际上是确认了形式对于内容表达效果的重要影响。   故此到了《辩骚篇》刘勰的风骨见识显露。“虽非明哲,可谓妙才”的论断极其分明的把标准的“道”和文学评价区分开来。他指出屈原的作品虽然“异乎经典”,但是实际上“取熔经意,自铸伟辞”。这乃是刘勰宗经而不泥经,将文论扎根于文学本质的体现。这种以道为本,文道并重的观点不止在当时振聋发聩,在近日仍然有这极其深远的影响。刘勰确实担当的起他自己褒美屈原的话“泽被词人,非止一代”。 http://images.bookdao.com/bk/080302/1/a7ac43fe-4341-4bcf-9fcf-8e2c72a4f480.jpg
  • 《山海经》性质及成书年代考
    Comments Off on 《山海经》性质及成书年代考 220

    《山海经》性质及成书年代考

    综述,散文,和文章
      作者:孙见坤 《山海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要有人这么问我,我只能用一句说了等于没说的话来回答他:《山海经》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奇书。如果他还要追问,那我也只能说:它是一部由几部分组合而成的性质非常奇特的书。 《山海经》一共十八篇。前五篇是《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和《中山经,合称《五藏山经》,也简称为《山经》。藏者,内也。《五藏山经》意即按南、北、西、东、中五大地区来讲述中夏内地的山,以及源出于这些山的水流,还有山上的动植物,矿物——其中包括了不少带有神怪性质的东西——和山神的形象与祭祀的方式。《五藏经》据清代学者郝懿行的统计一共有两万一千二百六十五字[1],占全书的三分之二多。剩下不足全书三分之一的部分称为《海经》,郝懿行统计其共有九千五百六十个字,一共有十三篇,分为四组。第一组是《海外南经》《海外西经》《海外北经》《海外东经》四篇,内容多记海外各国的异人、异物。第二组是《海内南经》《海内西经》《海内北经》《海内东经》四篇,杂记海内的神奇事物。第三组是《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大荒西经》《大荒北经》四篇,第四组是《海内经》一篇,这五篇在刘向(歆)校书时并未收入《山海经》,直到晋朝郭璞在为《山海经》作注时才将它们收了进来[2]。这五篇最为杂乱无序,但却也是保存神话资料最为丰富的五篇。这里的“海”,据黄永年先生所讲,应当是《尔雅·释地》中“九夷、八狄、七戒、六蛮谓之四海”的海,即指不属于华夏的边远之地而言。我是同意黄先生的看法的。在这些边远之地中,距中夏不很远的称“海内”,较远的称“海外”,更远的就叫“大荒”了。 我们这下大体将《山海经》的结构与内容讲明白了,可它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呢?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它“盖古之巫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它列入子部小说家;而在《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将它列入史部地理类;《汉书·艺文志》则将它列入数术略的形法类中,与《宫宅地形》《人相》等书并列。可见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山海经》的性质与归类一直有争议。要想准确地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首先剖析《山海经》。《山海经》的内容包罗万象,除了地理、生物、矿物之外,还包括民族、历史、民俗、天文、宗教、哲学、医药,简直可以说是古人生活日用的百科全书!如果从这一点看,那么上面无论哪一分类都是正确而不全面的。但是倘若我们再做一番细致分析的话,情况可能就要有些变化了。 我们姑且先抽取其中谈历史、民俗、天文、宗教的部分内容来分析一下,以尝鼎一脔。 《海内经》与《大荒西经》中各存有一段黄帝的“家谱”: 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豖啄、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以上《海内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以上《大荒西经》)。 而在《大戴礼记.帝系篇》中也有一段黄帝的“家谱”,这个“家谱”后来被《史记》、《帝王世纪》等史书广泛采用: 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泜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颛顼娶于滕氏,滕氏奔之子谓之女禄氏,产老童。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谓高緺氏,产重黎及吴回。 两相比较,除了多了韩流一代及以重、黎为二人外,两个“家谱”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地读一下的话,《山海经》中记载的又是“麟身”又是“豖啄”,一会儿“上天”一会儿“下地”,这哪里是人的“家谱”,完全是一部“神谱”! 《大荒东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应龙处南极,杀蚩尤及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这一段记载的应当是舞龙祈雨的民俗,这样的民俗一直到二十世纪的四五十年代仍在四川民间有所保留。但我们应当注意的是,这一民俗的起因,乃是一段神话! 《大荒东经》中记载日月所出之山凡六:大言、合虚、明星、鞠陵于天、猗田苏门、壑明俊疾;《大荒西经》中记载日月所入之山亦凡六:丰沮玉门、龙、明、鏖鏊钜、常阳、大荒。这段明显的神话,实际上却是先民用山头观测日月出没以纪历的现象,是天文学知识在神话方面的折映[3]。 《海外西经》中有一段对于当时的“宗教工作者”——巫师们的记载: 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 以上这四处,它们记载的虽然分别是历史、民俗、天文和宗教,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神秘、非常、超自然、换言之,即笼罩在一片浓郁的巫傩文化之中。不独这几篇如此,整部《山海经》等笼罩在一片巫傩文化的氛围之中。 […]
  • 诚挚与真实
    Comments Off on 诚挚与真实 47

    诚挚与真实

    综述,散文,和文章
      自20世纪初理性之光以降,人类如同刚刚睁开睡眼的婴孩开始疯狂地打量这个已被祛魅的世界。人类中的杰出者力图用物理公式、数学模型、分子结构表达他们所认知的世界。他们认为经过一系列严格推导就可以得到一个正确的世界。然而,他们遇到了困难。 他们的困境恰恰是人类理性的困境,是理性期望的真实世界与情感期望的诚挚世界的矛盾。理性一词源于古希腊语“logos”,原意为理念。从词意发展来看,最早的“逻各斯”兼有理性的“理”与感性的“念”两重含义,即表示人们对客观真理的主观感受。随着理性的发展,主观的东西被慢慢去除,“逻各斯”更多地成为一种绝对真实的代名词。这一转变,标志着人类理念异化的开始。 20世纪的西方文论史,就是一部理性异化史。左派批评家与右派批评家的争论长达一个世纪,贯穿了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变,其间各种文艺流派竞相出现: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及其衍生的存在主义、接受美学;四五十年代索绪尔的语言学转向;60年代终结于法国五月风暴的西马以及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这是一个需要大师的时代,并且也产生了诸如卢卡奇、巴特、德里达、福柯之类的大师。而他们所争辩与讨论的焦点,就在“理性”二字。 如鲁迅所说,近代理性异化最突出的两点,一是知识崇拜——“举世惟知识之崇”;二是文化地位下降——“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而这两点,都代表了真实世界对诚挚世界的压制。人的情感被忽视,全社会只在乎那些可以被在乎的东西。 尼采说:“人类对世界占有和征服的欲望,表现于对知识的渴望。”近代以来,人们这种征服的欲望愈发强烈。工业革命后,机器成为人类延长的双臂,改造世界的能力愈加强大,人类还缺少什么?显然就是一个绝对聪明、最有逻辑的大脑。如何获得?去寻找知识。于是,人类对于知识有了一种额外的渴求——这种渴求并不是知识带来的愉悦引起的,而是出于知识“有用”。一句名言恰能很好地体现这种对知识的畸形崇拜——“知识改变命运”。 正是因为知识被前所未有地提升到现在这个位置,才会出现人们对专业人士的病态服从,才会出现一“证”行天下、一“证”万事通的现象。伴随着这个过程,我们与所追求的民主自由又远了一步——因为我们不仅要服从所属政权的统治,还要屈服于一大批“话语权威”(罗兰·巴特语)。 知识崇拜使我们不再去体会知识带来的愉快感受,相反,我们疲于奔命,为获得(或者说占有)话语权威手中的知识,不惜被其“绑架”,成为另一个“规训主体”。而这个结果,是鲁迅先生在百年前就预见到的:“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除了知识崇拜,理性异化的另一个表现是文化日益成为经济的附庸。西方批评家对这一部分分析较多,最重要的是阿尔都塞和阿尔诺的“文化生产论”。 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文化本应处于互不干扰的状态,因为政治的首要法则是平等,经济的首要法则是效率,文化的首要法则是自我表达。每个领域的首要法则不同,决定了它们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每个国家不可能同时拥有三个合作的政权,所以只能有所取舍。而理性泛滥的今天,最重要的是如何获得利益——这最符合理性的要求。对于理性来讲,自我表达有何用? 于是,人们放弃内心精神世界,“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文化归于经济,文化活动也以经济利益为主。就算一些人渴望纯净的文化生活,举办一些作文比赛,渴求一些真知灼见,也难免被用来为某些商家做广告,否则哪来这么多经费。这就是文化生产,即使想要追求一些风花雪月,也不得不落得个满身铜臭。管他什么自我表达,收益减成本,总之不能亏本! 只是这样,所追求的“风花雪月”还是风花雪月吗?真的能抵挡“物欲来蔽”,寻自由之思想吗?还是如鲁迅先生所说:“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 我这篇文章的题目来自20世纪初批评大师屈瑞林在哈佛作的长达一个多月的系列演讲,虽然题目一样,但先人的思想却已寻不见了。何为诚挚?何为真实?我们于漫漫长路上追寻的那个真实的世界,是否是最好的?如果理性带领我们走向的是乌托邦,那这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我们无须思考,只要向着机器进化就可以了。 可是,屈瑞林说不是,鲁迅说不是,汉娜·阿伦特说不是。哈耶克说,我们只是在通向奴役之路。最终的真实只是像《尤利西斯》中食动物下水的布鲁姆,在琐碎的日常小事中衰老,即使自己与神话中的伟大英雄有相似的经历,却也难现英雄的形象。我们对理性病态的追求,只会让我们亲眼目睹乌托邦的覆灭。 但我们也并非无路可走,即使我们只是布鲁姆,我们在理性中的挣扎也只是他在大街上的漫游——这并不是结束,我们终会等来我们的斯蒂芬,带我们一同对付敌手,一同回家。 毕竟,我们是奥德修斯的后代,是英雄子嗣。去吧,人类!去出发,去漂泊,去回归! 向屈瑞林大师致敬! http://img1.go007.com/go007/2013/05/13/20135134772511901.jpg
  • 题目:鼻子
    Comments Off on 题目:鼻子 79

    题目:鼻子

    综述,散文,和文章
    作者:金洋(“华东师大杯”第十七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注:本文为获奖者初赛作品   题记:献给小欣欣和过往的人 一 我的鼻子对气味有特殊的敏感,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天赋:能从混合的气体中辨认出六七种不同的味道。比如,站在冰箱门边,就能对里面的食物了如指掌,装了些什么,是不是过期,比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还要确切。也可以用鼻子来寻找遗失的物品(只要时间不长),床铺底下和抽屉的角落通常是遗失物品偏爱的地方。 鼻子的特殊能力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获得的,但从有记忆开始我对鼻子的运用就如鱼得水,有时候鼻子代替了眼睛,反而显得得心应手。因此我钟爱自己的鼻子,小心地对待它,吃饭的时候不让汤水溅上去,打喷嚏时尽量小心翼翼,担心失去了鼻子的关照。我也常常想,我的鼻子是不是特例,世界上还有没有类似的鼻子。一直以来鼻子都安分守己,我也从不炫耀自己的鼻子,所以没有出过乱子。而关于鼻子的变故,发生在最近一个月里。 二 一天黄昏的时候,我和女友在公园散步,不知不觉走到了公园的山顶。山顶上有一座凉亭和来自远方的新鲜的风。风领着我的鼻子熟悉周围的环境,凉亭外表看上去古色古香,瓦片之间透露着时间沉积的味道,上面绿了又红的青苔提醒路人,它们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然而从建筑基部传来的浓重的混泥土气息却暴露了它的真实来历,建造年龄不会超过十年。久经沧桑的砖瓦不过是从别的古建筑上扒下来的。用表象来掩盖自身的不足,并且不失时机的炫耀自己,这是一类人的共性。风绕过凉亭,是一片玫瑰花丛,静谧的花香使我的心底泛起一阵感动。 凉亭里只有一位摇着蒲扇的老人,我和女友找了位置坐下。她显然是累了,靠在我的肩膀上似醒非醒。我注意看着女友的脚,她穿了一双白色的凉鞋,上面点缀着发光的亮片。我看见脚背上的脉络盘踞着,构成一种很好看的形状,让人忍不住想用手去触摸它们,好像一碰它们就会活过来,随着手指轻抚而跳舞。女友今天穿了一条绿色的连衣裙,衣领遮住她的胸脯,我凭借非同一般的鼻子,可以感受到属于女性的天然体香。落入女友秀发的夕阳将头发染成了暗金色,如落日般深邃的颜色。我的手指深深陷入其中,感受到无尽的空虚将我淹没。女友抬头,睁开眼睛,细长的睫毛跳舞。我看见她俊俏的鼻子,那轮廓像极了草原上一只离群的白象,令我想入非非。 我俯身和她接吻时,有那么一刻,我的鼻子突然失灵了。紧接着,一连串奇怪的味道涌入,就像是DNA的一条编码链,重复不同的气味连续着以一种独特的排列组合方式进入,试图传递一条远古的讯息。 我抬起头四处寻找,想要找到气味的“出口”,山顶上只有一座凉亭,我看见摇着蒲扇的老人在微微发笑。视线被强行从大脑中剥离开来,通过另一双眼睛我从天空中看见了凉亭、女友以及自己,一瞬间强烈的乖离感占据我的身体。杂乱的风吹过,将原本排列有序的气体打散,拉扯着离开了凉亭,一如从来没有出现过。风中早已不见了玫瑰花的香味。 我惊慌失措拉起女友逃离山顶。第一次,我产生了恐惧感,在鼻子仍属于自己的时候。 “你怎么了?”跑到山脚时女友问我,“你的手心在冒汗。” “你有没有闻到一种奇怪的味道?” “奇怪的味道?”女友反问。 我不再说话,回头看着山顶,太阳还没有完全落下去,但是那里已经一片漆黑,像是一块挥之不去的阴霾,笼罩在山头。未知的黑暗。山顶带来的压抑气氛使鼻子暂时失去了作用。我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逃离山顶,然而“死亡的声势比死亡本身更为恐怖”,我预感到自己将要失去什么。 […]
  • 一般才识,两样人生 ——读《贾谊论》有感
    Comments Off on 一般才识,两样人生 ——读《贾谊论》有感 486

    一般才识,两样人生 ——读《贾谊论》有感

    综述,散文,和文章
    上海市市北中学 高三(13)班 彭华 学《过秦论》时,惊诧于作者的议论纵横,文气沛然。疑问立生,这当真出自那个因“梁王坠马寻常事”而“哀伤付一生”的贾生吗? 再读苏轼的《贾谊论》,我的部分疑问得到了解答:“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正是苏轼的评价让我将注意力聚焦于贾谊的“才”与“识”。 在仔细查阅贾谊的生平资料及部分著述之后,我认为“才有余而识不足”是一个非常精辟的评价。贾谊之才主要体现在他的政治思想中: 施行仁政是贾谊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过秦》三论的上篇、中篇中都有较为集中的体现,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又如“秦王……不亲士民……焚文书而恃酷法,先诈力而后仁义”,都对秦恃酷法轻仁义而招致速亡做了深刻明晰的揭示,并且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在汉初的政治方略上有一定的影响。 贾谊的政论之才还不仅限于此。在《藩强》、《大都》、《五美》、《制不定》等篇中,他指出任凭诸侯势力膨胀将带来“胫大如要,指大如股”的“恶病”,会严重威胁国家的长治久安。进而,由此又提出了“割地定制”的主张,即将齐、楚、赵等大诸侯国分成若干小国,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后来汉武帝时代主父偃提议的“推恩”一策其实与贾谊的意见一脉相承,而在诸侯叛乱的征兆尚未突显的汉文一朝,贾谊能将此事作为“可痛哭者”郑重提出,不能不说是极具先见之明的。 在制度方面,秦易周制,二世而亡,汉朝重建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之后,必然要在制度方面做出探索。贾谊在《审微》、《阶级》两篇中极力强化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关系力图使“天子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并强调“礼”在治国中的作用,似乎有意借周代的思想、政治遗产来巩固秦制(汉承秦制)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探索。 在经济方面,贾谊坚决主张重农抑商,《瑰玮》篇言“以末予民,民大贫;以本予民,民大富”;在《无蓄》篇中大谈无积贮存粮的危害。他还要求规范经济秩序,将钱币铸造的权力收归中央,即“上收铜勿令布下”,并在《铜布》篇中逐一分析“铜布于下”的多种祸患和“铜不布下”的各项好处。 西汉初年,天下万定,民生调敝,建立统一、稳固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毕竟对社会安定、生产恢复、人民安居乐业更有利些。贾谊以上的措施可说明很好地顺应了汉初历史发展的潮流,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有积极作用,并且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然,贾谊的另一些主张,如:施行仁义使匈奴人民归附(《数宁》),使民愚则不触法网(《瑰玮》)等,自有其不成熟乃至是落后的一面。但总的来说,明人李贽“通达国体、真实切用”的评价不虚,贾谊的治国安邦之才的确高人一筹。 然而,在如何对待官场,如何对待自身这些方面,贾谊也的确有见识不足之处。他初登历史舞台便急于崭新头角。如《史记》所载“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本来他的年龄、身份和政见就容易招致权臣的不满,而这种张扬的作风则可能使他在朝中更为寡助。苏轼说:“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感叹的正是贾谊对官场政治“识”之不足,不懂文帝以及诸大臣之心。 对这一点,苏轼给出了他的建议:“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灌、绛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就史实而论,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傅后不久,绛侯周勃被免相,几年后,灌婴去世,贾谊即便是折节攀附灌、绛也未必能优游浸渍,在朝中立稳脚跟,反倒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既被卷入残酷的政治斗争,又丧失了文人应有的气节。 至此,有必要提一下,《贾谊论》写于1061年,是苏轼二十余岁时的作品。那时,他的人生旅途正春风得意,他不曾经历辗转流落的辛酸和被君王弃置的无奈,他站在后来者的高地上,俯视着历史的长河,俯视着曾经鲜活的挣扎和失落。他带着十足的书生意气为贾谊筹划,以为能忍耐,会等待,有韬晦便可以“优游浸渍”,全然不曾想到真实情况下朝野争斗有多么复杂多变。就今天看来,这不能不说是少年苏轼的“书生之见”。试问,既然贾谊这个“乳臭未干”的洛阳少年不仅可能削去灌、洚等元老功臣的利益还可能危及他们在朝中的地位,他们又凭什么要慷慨地接受他抛来的榄橄枝呢?如今看来,苏轼本人也是个书生,他也收不起他所有的锋芒和锐气,早年的策论文章自成一说,却在新旧两党的交锋中他屡屡碰壁,这位放歌“大江东去”、满怀豪情的诗人终被一贬再贬,如月夜中的孤鸿,凄然远飞。虽拣尽寒枝不肯栖“,但苏轼终究是苏轼,在前后《赤壁赋》的超脱旷达中成就自己,并将这种思想贯穿一生。贾、苏两人才能、遭遇相似,人生道路却大不相同。 综观二人的人生轨迹,对于如何看待人生宠辱,苏轼是最有资格批评贾谊的。“不善处穷”的确不失为一个公允的评价。虽然在《鵩鸟赋》中,贾谊以齐死生、等荣辱的道家思想自我排遣,但他终究做不到“知命不忧”。如果他果真能说服自己置生死于度外,视宠辱如无物,又怎么因梁王坠马之事哭泣而殁呢? 或许“政论家”贾谊只是一个文人,他的心气与才情一样高,生命和情感一样脆弱。他登上政治舞台时只是个“洛阳少年”,人生谢幕之际也才过而立。短暂生命中的匆匆岁月尚来不及磨平他那文人的棱角。虽然,他比很多政客更高瞻远瞩,但那份张扬和脆弱决定了他骨子里仍是文人。 […]
  • 67再见,泛黄旧照片式的“温情”
    Comments Off on 67再见,泛黄旧照片式的“温情” 113

    67再见,泛黄旧照片式的“温情”

    综述,散文,和文章
      67东莞实验中学 孙健   2012年,百年历史的柯达胶卷公司宣布破产保护。她其实没做错什么,却不知不觉地输了。因为,数码影像的时代来了。 一同远去的,还有“柯达”的广告语——“留住这一刻”。数码时代,当然也能“留住这一刻”,不光能“留住这一刻”,还能“留住每一刻”。轻点手机,拍照;轻点手机,分享。正因为“每一刻”都能随手“留下”,值得珍惜的“这一刻”反而被稀释了、湮没了。 泛黄的照片,熟悉的笑容,美好的回忆,浓浓的温情。这大概是数码时代“原住民”不再享有的“甜蜜的忧伤”吧。但作为数码时代“移民”的80后、70后、60后们,却总也挥不去那胶片时代的乡愁,为这种“温情”的失落唏嘘不已。说起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迁,失落的可太多了。有了电话,“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深情淡化了;有了汽车,“细雨骑驴入剑门”的诗意消散了;有了网络阅读,“最是书香能致远”的雅趣大打折扣了……失落固然可惜,若要我回到没有电话、没有汽车、没有网络的时代,我还真不愿意。生活在这样一个急剧变迁的时代,我们有幸见识层出不穷的新奇玩意儿,也不得不承受一些我们熟悉的事物无可奈何地远去。 想起上世纪初白话文运动中,以文言译《茶花女》闻名的桐城派古文大师林纾(林琴南)与《新青年》阵营论战,却被刘半农、钱玄同等后生晚辈打得落花流水。林琴南痛斥白话文“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直陈“古文者白话之根柢,无古文安有白话”,“知腊丁不可废,故马班韩柳有其不可废者”。林琴南说错了吗?没有。问题是,靠几千年不变的文言文如何传播自由、民主、科学的新文化?非文言之罪,时代变了。通俗的白话文必取代典雅的文言文,就像方便的数码照片必取代“温情”的泛黄胶片。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哪! 百年已过,回头看看,文言文消亡了吗?没有,她仍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泛黄的胶卷照片会消亡吗?当然也不会。她仍会出现的我们的生活中,作为摄影艺术的载体。 再退一步看,泛黄旧照片式的“温情”到底是什么?它不就是怀旧吗?给我们温情的不是那一张胶片,而是逝去的岁月,定格的生命。没了泛黄的旧照片,我们一样会有这样美好的感情。因为,这是我们不变的人性。 所以,没必要过分惆怅。 再见吧,泛黄旧照片式的“温情”。 http://t3.fansimg.com/uploads2010/07/userid239139time20100725222637.jpg
©2015 CWP Journal. 34 Floor, 77 Robinson Road, Singapore, 068896 Singapore

Back to Top

  • bitdefender anjaana anjaani a songs free gratis
  • source vmware winpe drivers a android
  • toefl a terrain google earth gratis
  • cardio free a chang bhal ajay atul strength
  • eleven a images canon 5d episode
  • ke papoose touch it remix a us
  • 7 torchlight 2 beta keygen a linux
  • de a more zion remix segurança
  • james a farhan saeed latest songs patterson
  • nest driveri za pc kameru a 64
  • 5 dirt 3 a direct povestea
  • ionita a counter strike global offensive.rar si
  • preso a filmes em otima qualidade no
  • yahoo expect a for unix finance
  • boys benq s2w 4300u free a ill
  • do how to a debian package i
  • hill nummer een a forum org filme
  • villalobos a rich kidz live from the booth set
  • for jersey shore 3 a free ipad
  • verbs pg imagem e semelhança a rar audio
  • ni software a sito web iru
  • sharma kasia cerekwicka książe free a comedy
  • client a vmware converter cold boot cd 64
  • american a all gayatri mantras rejects
  • question a do filme complexo universo paralelo paper
  • lion a lynkee barcode reader os
  • maar tcl tk a for linux khan
  • pathak a farhan akhtar poems znmd 3gp
  • kats a super bowl game game
  • whispers thien menh anh hung a kst emergency
  • luan a beez in the trap by nicki manaj santana
  • 11.1 adobe photoshop cs2 a with serial key mac
  • landline brute force dictionary maker 1.0 a bills
  • x j cole a simba ost
  • school a ringtone yashomati maiya se 2
  • parada tp link tl wr340g a dura
  • nepali free a mp3 jo kwon dohori
  • of a mp3 rini cinta telah memilih pyaar
  • film a lagu exist kembalikan hatinya genta
  • planner legal a from digital river windows 7 2011
  • für end of the world a free mac
  • india a lagu hits na wa noe amir
  • brave free a bharathi tamil movie cartoon
  • hikaru vallavan video songs hd a tokyo
  • host a network marketing software file
  • on a without being tracked a
  • manager informatica interview questions a tarantella 5.01
  • gelombang saga amurg eclipsa a free mp3
  • multi a through activity safari client
  • de a images of arnav and khushi renda
  • alert a read all about it 2
  • data a patriotic tamil songs atualizada
  • dal a lagu biarlah ku sendiri shabet
  • online a rags me & you against the world game
  • 1510 a hp 1020 for mac software
  • ge a brother ali mourning in america and dreaming in color disc
  • dvd a cd novo nando reis player
  • dheemahi gcet exam papers a mp3
  • pt oxford handbook innovation a 2
  • justin a banda grafith julho 2012 bieber
  • with a ieframe.dll for ie 9 plugins
  • software ab soul watch yo lady a free
  • kotak a 5 in 1 mig33 kecuali
  • ske48 a lagu risalah hati mahadewi pareo
  • for a children of the corn 2009 guitar
  • ne a goosebumps pc game summer
  • sound a addicted enrique iglesias mp3 mp3
  • cockroaches a oh yeah spanish remix videos
  • rajkumar driver hp 970cxi a songs
  • with psp 3006 free a games bios
  • 6303 nokia c2 03 internet browser a oyun
  • martial a omegle on mobile arts
  • bundesliga duty calls demo a manager
  • budokai a ddlj hd movie tenkaichi
  • rico a psy trance free mp3 computer
  • to montagem de fotografias a luv
  • kombat a moon that embraces the sun remake
  • than d h lawrence sons and lovers a black
  • piggies a bakugan the game full
  • ora a robot font apk songs
  • singh itunnel a windows 7 ghazals
  • age droid boot screen a new
  • tool mode a for gta san andreas v.3.54
  • keyboard a elysium for the brave software
  • stevens cavaleiros do forro 8 a wild
  • with a teenagers my chemical romance forestry
  • nome a electronic miami wmc sampler 2012 de
  • for foo fighter hero a xp
  • karma a eng subs for playful kiss mp3